NY∕T 1609-2018 水稻条纹叶枯病测报技术规范(农业)

ID

5115B7E3318F46BDA4C1256E267DFE15

文件大小(MB)

0.97

页数:

1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1-12-2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B 16 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 /T 1609-2018,代替NY/T 1609-2008,水稻条纹叶枯病测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of,the rice stripe virus,2018 - 07-27 发布2018 - 1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NY/T 1609-2018,目次,E,l 范围……………………… … …………………………… … ……………………………………………………………… 1,2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1,3 系统调查……. ..………..………… ……………………………… … … … … … … … … ……… …… ….. 2,4 普查………… … … ………………… ……………………………………………………………………………………… 3,5 带毒率测定..,6 预报方法………………………………………………………………………………………………………………… 4,7 数据汇总上报……. . ……………………… ……… …………………………………………………….. 5,8 调查资料表册………………………………………………………………………………………………………… 5,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 ……… .. ..… … ….. . …… .. . 6,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情划分指标-,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斑点免疫法检测灰飞虱中水稻条纹病毒的方法….. . .. … …… ….. 10,附录D( 资料性附录) 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检测水稻和灰飞虱中水稻条纹病毒的方法………….. . 11,附录E( 资料性附录) 灰飞虱若虫与卵历期……………………………………………………………………… 13,附录k 资料性附录) 水稻条纹叶枯病模式报表…… ………………………..… 14,I,NY/T 1609-2018,目。吕,本标准按照GB/ T 1. 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NY/ T 1609一2008 (( 水稻条纹叶枯病测报技术规范》。与NY/ T 1609一2008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一在原《水稻条纹叶枯病测报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增加了自次,正文中部分内容调整了位置,使,其更有逻辑性,方便使用;,增加了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检测水稻植株和灰飞虱体内携带的水稻条纹病毒的方法,提高了检,测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在不影响调查准确性的基础上,对原规范调查内容、取样数量等进行了合理优化与调整,使其,更符合生产实践需要;,针对近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新特点,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预测方法进行了完善,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明红、刘万才、包云轩、杨清坡、王建强、张跃进、刘宇、冯晓东、杨荣明、,周益军,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NY/ T 1609-2008 ,H,NY/T 1609-2018,水稻条纹叶枯病测报技术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条纹叶枯病及其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调查方法和调查数据记载归档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稻麦轮作区水稻条纹叶枯病测报调查,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水稻条绞痛毒rice stripe virus(RSV),属纤细病毒属(Tenuivirus) , 病毒粒体为丝状,病毒核酸为4 条单链RNA ,病组织中可形成不定形,的针状内含体。病毒可在传毒介体灰飞虱体内增殖,循回期5 d~21 d ,潜育期10 d~25 d ,2.2,传毒介体virus transmitting vector,水稻条纹叶枯病毒传毒介体为灰飞虱(Lα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 ,属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成虫与若虫皆能传毒,以高龄若虫和羽化初期的雌虫传毒能力最强,2. 3,传毒virus transmission,植物病毒经介体或其他途径,由一植物传至另→植物的过程即为传播病毒或传毒,2. 4,获毒virus acquisition,亲和性植物经介体或其他方式获得病毒的过程,2. 5,持久性传毒durable virus transmission,又称循回型传播或增殖型传播,是介体传播病毒的一种方式。介体昆虫在毒源植物上经较长时间,吸食获得病毒,经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的潜伏期后即可传毒。获毒后,介体持毒期长,终身带毒,蜕皮后不,丧失传毒能力,部分病毒可在体内增殖,甚至经卵传至后代,2. 6,经卵传毒transovarial virus transmission,通过介体昆虫的卵而传播病毒,是介体传播病毒的一种方式。进人昆虫卵细胞内的增殖型病毒可,随卵排出,这种带病毒的卵孵化出的若虫带有病毒并具有传毒能力,2. 7,带毒率infection rate,田间调查携带RSV 的灰飞虱虫量占灰飞虱调查总虫量的百分比,2. 8,显症symptomatic appearance,水稻感病品种感染亲和病毒后,田间表现危害症状。通常水稻感染RSV 一段时间后表现症状,一,般20 d 左右达显症高峰,亦可出现多个显症阶段,1,NY/T ……

……